【寫在前面】
旅行的意義是什麼?大哉問。
看著朋友去了相同的景點,拍下熟悉的照片,物是然情各異。
有人說是旅伴,有人說是初衷,有人說只是為了找自己。
有人覺得心遠地自偏,有人覺得天時地利人和,有人覺得尋得當下的快樂罷了。
看著一張張剪影,風景、合影或獨照,那都是點滴在改變的自己,一點一滴積累變成更好的自己。



【嵐山嵯峨野觀光小火車】
來到京都,想要路途不太遠的接觸大自然,或許嵐山是個不錯的選擇。
選擇搭JR到京都,然後到32、33月臺轉乘山陰線,坐到JR馬堀站。
 


從JR馬堀站徒步至觀光小火車龜岡站是比較近的,其實不用10分鐘就到了!千萬不要傻傻地坐到JR龜岡站喔!


一出站天光晴朗,有別於城市的擁擠,這可愛的鄉間開闊許多。



有沒有!看到蔥蘢綠油油一片,心情大好,開心啦!




慢慢走欣賞周遭的景象,連農舍、小貨車和騎馬場都令人備感新鮮十足!
然後就走到了,觀光小火車龜岡站的入口。



 
進去後,趕緊去買票,沒考慮買第五車廂的露天座位,聽說可以開車後,再走去瞧一瞧即可。但後來發現車廂間似乎都有工作人員,害我不敢輕舉妄動,有點殘念! 
 

買票另外還得注意,記得要買「偶數邊」,這樣才能看到較多的河景,否則一直「面壁」的機會比較多,這樣就失去坐觀光小火車的意義啦!
還有,不用買來回票啦!坐到嵐山那邊遊逛後,就從那邊坐車回市區,而且乘車的選擇多更多!


鏘鏘!我買到「單數邊」(5番),因為買票忘了跟售票員說,嗚嗚!我們要去「面壁思過」了!XDD


趁著小火車來之前,趕快來跟可愛的狸貓拍照吧!





觀光小火車來嚕!是走復古造型來的,別具風情!





 裡頭的座位是木頭的,沒坐墊!(哈 這是重點嗎?>///<)

 

原本要抱著極深的怨念搭乘這一趟小火車,因為坐到單數邊,又不敢偷偷跨越到第五露天車廂。沒想到隔壁偶數邊的座位,居 然 沒 人!
於是乎,就厚臉皮地乾坤大挪移屁屁,換到偶數邊來坐啦!超級黑皮的!


風景是不是比較美哩,但夏天來真的只能看到綠意,至於櫻花的勝景就靠想像力吧!
途中還可以看到保津川遊船的蹤影,那一趟要花兩個小時,考慮到坐太久了,所以沒安排!
但看看別人坐船過乾癮也好!水花濺到船上,應該很涼爽吧!(阿Q
)



小火車再經過保津峽(我猜應該在那座橋附近),會稍作停留,也就是大家猛按快門的時刻啦!


我們坐到觀光小火車嵐山站就下車了,沒有坐到最後一站嵯峨站的原因是直接去竹林散策比較近,比較順路! 
一下車就看到一群幼稚園的小朋友出來郊遊,好可愛喔!但他們以後就會變成我所教的國中小惡魔了!XD


抓緊停站的時間,快去跟復古火車頭拍個紀念照! 



這個小倉山不知道是什麼?總之,觀光客快拍照就對了啦! 





 【嵐山竹林】 
來竹林的遊客頗多,除了選擇人力(猛男)車之外,更有選擇坐計程車的,當然還是散步漫遊最自在吧!
小朋友都小手拉小手一同去郊遊耶!怎麼拍,
怎麼可愛! 


要等沒人的時刻真的粉難!這片竹林說厲害其實也還好,但就是有股吸引力,想要走到盡頭看看藏有什麼秘密似的。





後面歪國人學我比"YA"嗎? 



這裡拍得滿久的,但總拍不到滿意的FU!繼續往前走,會遇到一個小路轉。
感謝我的專屬攝影師找了個好景,幫我拍了張腿長長!




 

 【天龍寺】
 途中會路過天龍寺的後門,剛好遇到一群學生著浴衣走出來,活潑的哩!




阿男看到女學生好像笑得比較開心! 




【野宮神社】
※日本見聞錄※
「締結良緣」及「學業進步」這兩大特色,讓野宮神社香火不絕。寺廟裏美麗的青苔及週邊的竹林,讓野宮神社的美成為日本文人芭蕉及蕪村的俳句題材,在日本文學作品《源氏物語》的《賢木之巻》也有描述。

我在這裡買了「安產御守」是不是搞錯主題了,但心誠則靈啦!XD

不懂日本文學的俳句,但黑色鳥居實為特色,保留了木頭的原色,不那麼搶眼,卻增添肅穆氣息。






 【老松夏柑糖】
 這是看到羊吠吠的推薦,才來買的甜點!
 一顆一千多円貴森森,但後來坐在鴨川邊享用時,慶幸自己有開下去,好有夏日風情呀!(容我下一篇再介紹口感!)





走在嵐山街道一點都悠閒不起來,透中午35度C!
所以來到天龍寺的正門買支霜淇淋消消暑氣吧! 



 【午餐時刻】
來到嵐山,芳欣推薦要吃「湯豆腐」!路上揀選了一家看起來還不錯的家庭式小店,就推門進去用餐啦!



阿男點「親子丼」,還附有一小碗烏龍麵喔!

 

我的湯豆腐套餐,真的就是「昆布高湯+嫩豆腐」!
簡單的白皙豆腐,每塊吃起來好像都彌足珍貴似的!蘸點醬油就能品嘗食物的原味!



雖然不至於驚豔的美味,但隨意推進一家食堂,滿足地享受它送上的餐點,也是種「小確幸」呢!(冰開水大大加分!)




【渡月橋】
很優美的名字,實際上是一座水泥橋。想像中應該是一座木造的紅色木橋才對呀!XDD




※日本見聞錄※
以渡月橋為分界,上流稱為大堰川,下流則稱桂川。當初,渡月橋建於距現址200公尺上游處,但因應仁之亂(1467年~1478年以京都為中心的戰亂)的混亂中焚毀、或是被洪水沖走等多次變故後重新建橋多次,1606年(日本慶長11年)嵯峨的富豪「角倉了以」進行大堰川上游的保津川開鑿工程時,才將渡月橋移至現在的位置。如今我們看到的渡月橋,是1934年將基礎部分以水泥重新整修,但為了保存珍貴遺產風貌,欄杆原料依然使用木材。

  

原來是一座命運乖舛的橋樑!但如果天高氣爽來河邊乘涼,應該是件賞心樂事吧!



 
 
 
 

越過渡月橋,可以看見嵐山公園,但出現人力(猛男)車比遊客還多的現象,大家都去躲太陽了啦!
我們也要趕路去「金閣寺」啦!



 【阿茹碎碎念】

 回首看看我們的足跡,接下來一下午居然能連衝金閣寺+銀閣寺+一小段哲學之道,滿猛的!XDD

 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iju44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